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急劇上升,從2020年的5.4%飆升至2025年3月的51.1%,新能源電池行業隨之快速發展的同時,也對電池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2025年4月3日,國家工信部正式發布了新版《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》,明確要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在特定場景中必須做到“不起火、不爆炸”,并延長了熱失控后的安全觀察期,這一舉措被稱為“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”。此外,2025年2月國務院通過了《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》,強化了全鏈條數字化追溯,要求動力電池生產、銷售、拆解、利用全程可追溯,防止非法流入“黑作坊”。這些政策的出臺,旨在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和生產質量,推動行業的規范化發展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工業掃描器作為一種高效、精準的數據采集工具,成為新能源電池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能夠助力企業實現從電極片到模組的全流程追溯與高效管理。
IVY-7500M工業級固定式智能掃碼器,大視野遠距離高速動態流水線掃碼
電極片生產:精準賦碼,筑牢質量根基
電極片生產是新能源電池制造的起始環節,其質量直接影響后續電池性能。工業掃描器不僅可以對生產原材料進行高效、精準的讀取和實時查詢,確保原材料的批次、品質和詳細數據完整一致。并且在開始生產時還可以對每一片電極片進行精準賦碼與數據綁定:生產企業可在電極片上噴印二維碼,工業掃描器能快速準確地讀取這些二維碼,采集電極片的生產時間、工藝參數、原材料批次等關鍵信息,并實時上傳至生產管理系統。這不僅為每一片電極片賦予了僅有的身份標識,便于后續生產過程中的精準追溯,還能及時發現生產異常,保障產品質量的穩定性。
案例:某知名電池制造商在電極片生產線上引入工業掃描器后,電極片的賦碼效率提升了30%,生產數據的準確性達到了99.9%,顯著降低了因數據錯誤導致的生產延誤和質量風險。
電芯組裝:實時監控,保障裝配精度
在電芯組裝階段,工業掃描器可以確保電池組裝的準確性和質量追溯有效性。在電芯組裝過程中,工業掃描器可實時掃描電芯上的條碼,精準識別每一個電芯的身份信息,確保電芯與設計規格的一致性,有效避免了錯裝和漏裝現象。同時,掃描器能夠記錄電芯的裝配時間、位置以及操作人員等詳細信息,為產品質量追溯提供了完整數據鏈條。通過與生產管理系統的深度集成,工業掃描器實現了對電芯組裝過程的全面監控和精細化管理,提升了電池合并部件的精確管理,確保了產品質量的同時也提升了整體的生產效率。
案例:一家大型電池生產企業在電芯組裝環節采用工業掃描器,實現了電芯裝配錯誤率降低了60%,生產效率提高了25%,產品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,客戶滿意度也隨之提高。
模組追溯:優化流程,提升管理效能
在電池模組的生產與追溯管理中,工業掃描器的應用極大地優化了生產流程。在電池模組選用不同的電芯等零配件進行組裝時,工業掃描器會對模組上的僅有標識二維碼進行掃描,自動記錄模組的生產批次、組成電芯的信息以及相關測試數據等,并將這些數據整合到企業的質量追溯系統中。這使得每一個電池模組的生產歷史都清晰可查。此外,工業掃描器還能與倉儲管理系統無縫對接,實現對電池模組出入庫的自動化管理,提高庫存管理的準確性和效率,確保模組在物流環節的可追溯性。相比傳統的掃碼設備,工業掃描器可以高效的模組中不同規格的條碼、二維碼進行快速、精確的讀取,提升了檢驗校驗階段的效率。
案例:某電池模組生產企業借助工業掃描器優化了模組追溯流程,庫存管理效率提升了40%,模組追溯時間從數小時縮短至數分鐘,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市場響應速度。
工業掃描器在新能源電池生產中的應用,實現了從電極片到模組的全流程追溯管理,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、產品質量。工業掃描器廣泛應用對效率和品質的雙重提升,不僅契合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導向,還為企業在智能化生產和質量管控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。隨著掃碼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迭代,工業掃描器和配套的條碼系統升級,將在新能源電池生產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,,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、健康發展。